17706333107(微信同号)
日照特产网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茶叶 > 日照绿茶 > 正文

日照绿茶品质怎么样
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5-03-01分类:日照绿茶浏览:206


导读:前两天应朋友相邀,去一个茶店喝茶。在聊天的时候,对方得知笔者经常写一些关于日照绿茶的东西,算是懂点日照绿茶,所以就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大包日照绿茶春茶,让笔者品鉴一下,并且带上了一堆的...

前两天应朋友相邀,去一个茶店喝茶。在聊天的时候,对方得知笔者经常写一些关于日照绿茶的东西,算是懂点日照绿茶,所以就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大包日照绿茶春茶,让笔者品鉴一下,并且带上了一堆的前缀:“自己表姑是日照绿茶产区巨峰镇某个村的。”“这个茶叶是他表姑家里自己茶园的,不打农药,纯手工炒的。”“是今年的开园茶”……颇感兴奋的我一看干茶,基本上那些前缀就打了个2折了,再喝一口……喝着这杯大概在五月底、市场粗料、没有半点手工成分、还麻的我舌头半天缓不过劲的日照绿茶开园茶,我淡淡的问了对方一句:“您平时喝日照绿茶吗?对日照绿茶了解的不多吧?”听到这里对方略显尴尬地说:“不对吗?确实是我表姑发过来的,应该没错,我不懂日照绿茶,这不是产区有实在的关系,我卖这么多茶,怎么能都懂呀”此刻,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。

曾几何时,我以为卖茶的都应该是很懂茶的,毕竟整日与茶相伴,喝的时间多了,自然对茶有着很深的见解,不然怎么给客户讲解呢。但是随着这两年的走访,以及一些线上卖家的表演,让我知道了原来他们一抹风的喊着“浓香型板栗香”的时候,并不一定全是骗人,或许是他们真的不懂日照绿茶!毕竟他们是专业研究剧本演戏的,茶只是个道具而已。

懂茶的卖不好茶?记得之前和一位产区茶人聊天的时候,还聊到过这个问题,如果你认为卖你茶叶的人都是懂茶的人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在当今的茶行业,有一个十分特别的现象,那就是茶叶卖得好的人,不一定是懂茶的人,而十分懂茶的人,很有可能根本卖不出去茶叶。因为在懂茶的卖家这里,认为来他这里买茶的人都是懂茶的人,故此他不敢随便抬高价格,说的简单一点,就是心虚。他自己经过各种鉴别挑选出来的茶叶,自然是知道何为好茶,何为次茶的,所以他总是认为买茶的人也一口能喝出来这个茶到底好不好。

在十多年前电商和直播电商兴起之前,那个还是讲究做“老牌子”的年代,日照绿茶产区几乎是听不到机械收割茶叶一说的,更没听过下脚料拿去当茶叶卖的,那时的茶叶都是需要手揉的。因为那时候的卖家都懂茶,弄一些乱七八糟的日照绿茶,即便是价格便宜,但是也会因为品质太低而丢掉客户。

但是后来随着日照绿茶知名度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,其中不乏一些不懂茶,但是凭着“暴利”两字而入行的人,后来电商和直播电商兴起、内卷以后,那些不懂茶的卖家引发了茶行业史无前例的“作死内卷”。不用懂茶,仅仅靠着一张写满形容词的剧本,都可以疯狂的演绎。

茶叶是很难形成标准化的,这几乎是当前国内所有茶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,所以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说是”一茶一品“,同一天、同一个茶园采摘的日照绿茶,也可能因为炒制工艺的差异,造成品质上的天壤之别,所以如果卖家不懂茶,不懂得何为优劣,那么怎么来形容这款茶的品质呢?又怎么给这款茶定价呢?这几年我们看到非常多的直播卖家,在手把手的拿着鲜叶的成本核算成品茶的价格,但是他们似乎都避开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一款茶的价格是根据品质来定的,如果一款茶做不好,那么就是一文不值的!我曾经和很多茶友说过,如果一个卖家仅以市场鲜叶的价格来核算成品茶的价格,那么这样的卖家十之八九是不太懂茶的,因为这款茶对他而言,仅仅就是个鲜叶的成本,没有什么品质可言。

这或许就是今年直播带货纷纷暴雷的主要原因,不管是装傻充愣的还是劣迹斑斑的主播,又或者擦边的、无下限的、剧本博流量的,总之尽头就是直播带货。不论是做什么产品,没有专业性,不了解产品的特性,随便一个产品拿来来便夸夸其谈,肆意售卖。比如这两年我们听到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日照绿茶形容词,一款不论多劣质的茶,都会被冠以“板栗香”的名头,硬生生把日照绿茶引以为傲的板栗香,表现的不值一提。

对于一个懂茶的老板来说,茶叶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,更是一种营生,他们不会轻易的砸掉自己的饭碗,对于懂茶的卖家而言,每一个新手,将来总有懂茶的那天。而在很多不懂茶的卖家哪里,一份茶叶只是代表着单纯的利益,他们更多注重的是纯利润有多少,不需懂茶,现成的形容词和前缀背诵的滚瓜烂熟。最要命的是对大部分不懂茶的卖家而言,日照绿茶只是短期牟利的工具,大部分买家恰恰还不懂茶!所以他们只需要照着剧本演绎即可,什么砸牌子、脸面、在金钱面前不值一提,卖烂了大不了换个产品。那么剩下的这垃圾遍地的产业生态,谁来收拾?消费者们失去的信任,如何挽回?同样那些不管对方懂不懂茶,仅凭几段台词就很容易入坑的茶友们,你们只是来听故事的吗?


标签:日照绿茶海曲雨青高纬度绿茶绿茶新贵封园绿茶